现在家居装修中最流行的就是:轻装修、重装饰,所以家居中窗帘等布艺软装越来越受重视,很多人为了统一家里的装修风格等会选择定制窗帘,而市场上窗帘定制可是陷阱多多,下面就让小编带您了解一下这其中的奥秘。
陷阱1:低价引客辅料赚钱
许多消费者在制作窗帘前,首先会选自己满意的布料,选好布料后再交给窗帘店制作。消费者订做窗帘往往会首先考虑布价,一些窗帘店为了留住顾客,自然会降低布价。如某种布料同行其他店里也有,老板会平价甚至亏本卖给顾客。而消费者选择窗帘时,大多只会注意窗帘本身的价格以及颜色、面料等,很少留意到这些辅料。而商家的则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,先降低主要面料的价钱,然后在窗帘的辅料上赚回来的。
陷阱2:促销限制条件多
有的商家在窗帘销售旺季大打促销牌,承诺打折优惠等,但却对有关限制条件只字不提,消费者一不注意就交了定金,在结算时才知道有限制条件,要达到一定的总额才能获得优惠,这时商家会以没有达到条件限定要求为由不予优惠。
陷阱3:夸大褶皱比例
有的商家虽注明了布料的实际宽度,但商家会大力推销,称墙体与窗帘比例1∶2为黄金比例,这样的窗帘才最好看,误导消费者多买布,从中谋利。而消费者往往心中没底,会听从商家所谓的经验而多买布。
陷阱4:花边制作藏奥秘
做窗帘时,商家在不起眼的花边配饰上做“文章”。花边每米10元至20元,看似不贵,用量却不少,商家在签订协议时故意只写花边的单价,而不注明尺寸和总价,消费者到结算时才知道花边用量很大,有的花边甚至比窗帘布料还贵。
陷阱5:配件价格不明晰
订做窗帘除了布料外,往往还包括轨道、孔环、窗纱等辅料或配件,消费者在挑选窗帘布料时,常常会与商家就布料价格讨价还价,却忽视了孔环、轨道等辅料配件的价格,而商家也有意不注明配件价格,当窗帘安装好后,却结算出了非常高的总价,但窗帘已做好,消费者往往只能接受。
陷阱6:窗帘尺寸缩水
窗帘一般都要做褶皱,如果你要买2.4米宽的窗帘,老板就会怂恿你买6米的布料,其实4米最多4.5米就够了,你多买的布料,老板在做时,就会从中克扣出来。另外消费者在验收时很少用尺子量,也很难丈量出做好后的准确尺寸,这就让不良商家钻了空子,在结算时夸大实际尺寸。
那么针对以上这些陷阱我们该如何防范呢?其实很简单,只要在订做窗帘时与商家认真核对以上事项,并签订相关协议,约定商品的品名,产地,规格、花色、等级、价格等内容,并就样品和成品之间可能出现的色差、质地等问题进行磋商,以条款的形式写入协议;,然后在安装过程中,消费者注意进行质量和计量的“验收”,并妥善保管有关付款凭证、订做单据和协议文本,以便发生纠纷时及时维权就可以了。
其实窗帘有定制与规格之分,规格窗帘选择比较简单一些,问题也没那么多,但定制窗帘是根据自己家里面的窗户等实际情况进行制作,在尺寸等上面会更符合家里的情况,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,如果非要选择定制窗帘就一定要记得谨防窗帘定制陷阱哦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